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邁向統整的本土語言教育課程

邁向統整的本土語言教育課程

張學謙

本土語言教育自2001年開始實施至今已經十年,該是進行檢討、評估的時候了。十年來,母語教育的推行普遍受到一般大眾的支持,中研院《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2004》的調查報告,發現有六成五的民眾支持學校的母語教育。不過,學者對於一禮拜一節課的母語教育能否達成挽救母語流失的目的,則多持懷疑的態度。相關的研究也顯示,儘管實施母語教育,各本土語言仍然持續流失。本文從統整的觀念出發,提出本土語言教育的幾個可能方向,希望能作為本土語言課程規劃與實施的參考。

「統整」是「九年一貫」課程的核心觀念。統整觀念有助於重新建構母語在課程的地位與功能。爲了突破母語教學時間有限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統整的觀念,嘗試將母語與其他學科結合,特別是透過行動研究,進行母語教學的改善計畫。比方說,最近有位原住民教師,結合布農族的八部合音,進行族語教學;在排灣族地區任教的漢人教師,以小米為主題發展校本位課程;也有以原住民命名為題,進行雙語繪本製作與教學的例子。這些在課堂發生的教學行動,不但落實了統整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能提升族語在課程中的地位以及能見度。

結合家庭、社區與學校是近年來流行的教學理念,許多學校花了不少錢,把學校的籬笆給拆了,象徵打破學校與社區的界限,不過,實際上,不同族群的學生到了學校門口,還是得把家庭、社區的語言文化留在校門口,因為學校並未積極的將家庭、社區的「知識基金」納入課程當中。菲什曼強調學校的母語教育,不能只孤立在學校課堂進行,要將它連接到校外、放學後,也就是,將母語視為生活方式。結合家庭、社區與學校建構多面向的母語統整教學,應當是母語教育課程的重要基礎。

「語言不但需要被接納,也需要探索、擴展和頌揚」(Ada, 1995: 168)。在語言統整方面,母語可以搭建橋樑的方式,達成雙語互通。語言多樣可能造成彼此溝通的困難,但這並不是採取單語教育的好理由。透過雙語翻譯的途徑,就能搭建語言之間的橋樑,跨越語言鴻溝。就課堂實踐而言,母語可以和華語、英語並存於語言課程,形成語言互助的關係,而不是過去的零和關係。透過族語進行語言教育不但可行,也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學生在學注音符號的同時如果能和族語的發音以及書寫系統做連結,就能一舉兩得;學字母的同時,師生還可以一起進行社區字母書的製作,將社區納入課程當中。

在師資的統整方面,需要結合在地族語人才與學校教師,進行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的協同教學。在這方面,台灣可以參考夏威夷的「夏威夷研究」的做法。「夏威夷研究」有多樣的主題包括:社會課、科學、語文、音樂、藝術、健康、遊戲與休閑。這個課程以庫普拿(kupuna,耆老)和一般的教師協同教學。庫普拿是兼差的教師,會說母語,也熟悉夏威夷的價值觀和習俗,他們的任務是﹕(一)作為夏威夷價值觀和行為的榜樣;(二)和老師合作教學(教師使用夏威夷研究課程指導);(三)教授「夏威夷研究」的語言部門;(四)和教師、校長及相關專家評估自我的教學表現;(五)參加在職訓練,增進學科知識和專業準備。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浸淫式的教育課程(immersion education)。國際文獻顯示,浸淫式族語教育是族語復振的有效方式,現在已經成為弱勢族群語言復振的趨勢。浸淫式教育就是以族語為教學語言,而非僅是一門學科,使用族語的時間,最少要占課程的一半時間。和上述統整的課程不同的地方在於,浸淫式教育以原住民族語言為主體,透過族語結合其他學科和其他語言的學習,族語在此作為主角,而非配角。族語成為教學語言,就能打破一禮拜一節的點滴式族語課程,提供密集接觸原住民語言的機會,如此,才能有效率的抵抗強勢語言的衝擊,建立族語在教育體制的碉堡。

3 則留言:

  1. Kamsia Hakkhiam jinchin sia lunbun koubu TGB pochun kap hokchin e sukang. Paithok kesiok koh phahpiann. Beh kianlip Taioan pangkok tianntioh ai u kaki e gigian kap bunhoa chetou kap teksek. Anne chiahsi oancheng, chinchiann e Taioan sin kokka.

    回覆刪除
  2. Babuza hiaNL

    Kam-sia kou-le. 8 goeh bo phah-piaN ma be-sai, in-ui tap-eng lang beh sia 2 phiN lun-bun. Goa hioh-joah sit-chai ma bo siaN hioh-khun. Chong-si u chit e sia-chok e ki-han chin chan, in-ui goa u-tang-sia-a e it-tit khoaN-chheh bo siaN sia, na u ki-han goa tioh e sia.

    回覆刪除
  3. 張老師您好,我是先前在台文營跟您打過招呼的昭男,我目前在獨立媒體「台灣好生活電子報」任協力編輯。

    先前在台文營曾跟您簡短討論到母語教育的問題,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很認同您的看法,並認為值得推薦給更多讀者,請問是否能授權我網摘到好生活報的「終身教育單元」?

    網摘方式,在本報首頁只會出現標題、縮圖和三行文字(約35字),在列表只會摘錄150字以內,網摘範例請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term/20

    讀者要看全篇圖文,都會連回到此處。還請回覆是否同意,謝謝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