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7 結論與建議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

七、結論與建議

猶太人復振希伯來語的經驗顯示,就算是已經沒有說話者的語言,還是能夠再口語化,成為日常生活用語,透過往下扎根,達成母語的世代傳承。這就回答了,語言復振是否可能的問題。就如同辛頓(Hinton, 2001)所指出的,語言復振雖然既困難又複雜,但是不管語言流失的程度為何,只要有心,積極從事復振工作,積少成多,仍能達成設定的目標。

希伯來語復振可說是重建崩塌的巴別塔。在現代強調語言文化多樣性的社會。猶太人藉以復振希伯來語的語言民族主義,或許應該從語言保存的觀點,轉化為建立各族群的語言巴別塔,而非單一巴別塔。

《聖經•使徒行傳》第二章所載聖靈降臨節提出多語言並存的可能。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突然間聖靈灌注在門徒身上,能說出別種語言。巴別塔造成彼此無法溝通的現象已經不見,而呈現多元語言使用,也就是說成為多種語言的使用者。巴別塔和五旬節這兩個與語言相關的故事,被Laponce(2006)拿來作為七大語言法則的前兩項。他提出的「巴別塔效應」(Babel effect)是指母語以地區單語的方式,在族群聚集地區可以安全無虞;「五旬節效應」(Pentecost effect)指的是,弱勢族群學會強勢語言,成為雙語人,合作型的「五旬節效應」能讓母語和第二語言並存;而競爭型的「五旬節效應」將導致學習第二語言、失去母語的結果(張學謙,2008)。

希伯來語復振雖然成功,卻也有值得反省的部份。希伯來語復振過分的追求單一語言的復振,卻犧牲其他猶太民族的語言。如同Spolsky (2001: 357)所指出的,「成功的RLS可能造成其他語言的死亡或滅絕。」希伯來語的成功,的確是以在地其他語言為代價(如阿拉伯語),超過40種的猶太移民語言,代價還包括把過去的多語現象的價值轉變成單語意識形態。Elana Shohamy(2008)質疑這樣做法的妥當性,她的調查顯示希伯來語規劃者,透過各種機制進行語言控制,將希伯來語作為所有領域的唯一語言;透過削減式的意識型態(subtractive ideology),希伯來語的推行以削減其他語言為代價;其他語言被視為是競爭者、入侵者、威脅、干擾、敵人,因此需要加以壓制。以上這段描述,和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推行的國語運動幾乎一模一樣,復振語言目的雖然高尚,但是不能未達目的不擇手段。

台灣族群語言復振運動應當追求添加式的語言政策(additive policy),確保族群語言權利的做法。在語言政策上,可以採取建立族群語言地盤的方式保存族語,即在族群群聚的地方,建立族語的巴別塔;語言與語言之間,採取合作型「五旬節效應」,讓母語和第二語言能夠並存。Laponce(2006)以比利時、魁北克和瑞士為合作型雙語現象的典範。這些地區的弱勢語言各自集中在自個的地盤,「通天塔效應」和「五旬節效應」取得平衡(張學謙,2008)。從微觀語言規劃可知,人人都可以是語言復振規劃者,特別是在家庭與社區,這些政府政策無法直通的地方,但是最能夠確保母語世代傳承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