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Steve Kaufmann能流利地說十多種語言,包括漢語、日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俄語等,甚至在他55歲之後還學會四門外語。他深知多語的好處。也以學院外語言教學家的身份,游走世界(包括台灣)呼籲改變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尤其要優先破除7個語言學習的錯誤觀念:
1. 外語不好學?如果不想學,的確難學。學語言要花時間,但並不難。你要做的主要就是不斷地聽和讀,很快就能理解你所學的外語,且不知不覺你就會說。很多人不喜歡外語學習,是因教法不對。
2. 學語言必須要有天賦 ?不對。不管是誰,只要想學,就能學會。荷蘭和瑞典人都會一種以上的語言。他們不可能都有語言天賦。北美的外國運動員學會說英語的速度,快於那些課堂學習英語的人。學外語,重要的是態度,不是能力。
3. 必須身處英語國家才學會英語?實際上,一些北美移民到最後也只會說結巴的英語。但在其他國家的人卻能說流利英語。1968年我住在香港學會普通話,那裏幾乎沒人說普通話。現在有網路,任何人都可接觸到語言材料,還可以下載到ipod聽。所以,地點不是障礙。
4. 只有孩子有學外語的天分?最近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的可塑性能一直保持到老年。成年人掌握大量的母語,學外語比兒童更有優勢。拿我自己來說,從55歲開始,我已經學會4種語言。成年人需要做的只是像孩子那樣樂於嘗試,渴望交流,且不怕被嘲笑。
5. 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才能學會外語?課堂教學比較經濟,這種教學歷史悠久,已成為傳統。但對語言學習,效能不彰,且班級人數越多,就越低效。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語法講解讓人難以理解,更難以運用,而句型練習和課後練習令人生厭。結果很多學生長時間學習外語,還是啞巴。
6. 要注重「說」才能學會外語?不要急著「說」,一旦你學會一門外語,自然有機會說。在這之前,「聽」更重要,而不是說。記住常用句就去說,會讓你突槌。如果你遇到老外,主要是聽對方說,除非你學會對方的語言。總之,不必為學而刻意說外語,而應該為了會說去學外語。
7.我想學外語,但沒時間?排隊、坐車、打電動、做家務或散步你有時間嗎?為什麼不在這些時候用你的ipod聽外語?即便每天只聽10分鐘也沒關係,不久你就能延長到30分鐘。只要你喜歡—像我這樣,時間就會生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