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摘要及前言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
張學謙

摘 要

很少有語言在失去活力之後,能夠重新得到生機。希伯來語是最廣為引述的語言復振成功的例子。其經驗常被誇張為「語言死而復生」的「奇蹟」,甚或是「絕無僅有」。在缺乏有系統的探索相關因素,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也常被神秘化或是簡單化。本文認為希伯來語復振可以從語言習得和微觀語言規劃的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本文分析希伯來語復振背後的相關因素,並探討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接著討論微觀語言政策在希伯來語復振過程扮演的角色,最後提出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的啟示。

關鍵詞:希伯來語、語言復振、民族主義、微觀語言規劃

一、前言
聖經的巴別塔故事說道,人類想跟上帝爭個高下,建立巴別塔,作為人定勝天的標記,卻引起上帝的不滿,將人類的語言弄亂,造成語言多樣。希伯來語復振之初,由各地返鄉的移民,帶來各種不同的語言,構成巴勒斯坦地區的語言多樣性,有如崩塌的巴別塔。

十九世紀中葉,當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的時候,各自說著原居地的猶太社區語言,形成各說各話的多語言現象(Bachi, 1977: 286;轉引自Cooper, 1989):東歐的猶太人講意第緒語,巴爾幹諸國和奧托曼帝國的猶太人講拉地諾語(猶太-西班牙混合語)和阿拉伯語,來自非洲和亞洲的猶太人則講猶太阿拉伯語。

一百三十年前,希伯來語是沈睡中的語言,沒有人以之為母語,也不在日常生活,作為口語溝通之用。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沈睡將近兩千年的希伯來語,這時被喚醒,進行語言復振(language revitalization),在短短的二十五年,成功的重建猶太民族的語言巴別塔。1897年錫安主義的創建者希歐多爾•赫茨爾(Theodore Herzl)還在第一屆錫安主義大會,質疑希伯來語作為日常語言的可行性,更別說是作為民族共通語,他問道:「我們當中有哪一位能用希伯來語買火車票?」不過,再過十多年,希伯來語就成為日常口語(vernacular),今日的以色列有超過五百萬人於日常生活,使用希伯來語(Berdichevskv, 2004)。

希伯來語復振成功,常被引為「語言復活」(language revival)的例子。Nahir(1984: 30)把語言(或口語)復活定義為:「嘗試把很少或沒有本族語人(native speakers)的語言,恢復為社區日常溝通工具。」Paulston et. al. (1993: 236)認為希伯來語是「唯一語言復活的真實例子。」此外,還有人形容希伯來語復振為「史無前例的社會語言現象」,甚至稱之為「奇蹟」(Nahir, 1988)。另外,Fishman(1991)使用「再本土話」(revernacularisation)強調希伯來語,從一個古典的文學神聖的語言轉變為日常口語使用。Spolsky (1991)則使用「復振」(revitalization)凸顯「延續力」(vitality)或是語言正常的世代傳承的重要。

台灣族群語言,除了華語外,都有流失的現象。1980年代中期,學者的調查就發現臺灣各族群都有母語移位至華語的現象,後續的研究也都顯示台灣族群語言流失,轉用華語的現象(張學謙,2011)。如何復振台灣母語使之重獲活力是目前台灣重大的社會語言議題。希伯來語復振二十五年就能夠完成,這對母語長期流失的台灣族群是很大的鼓舞。語言復振並非在真空中產生,到底,希伯來語復振涉及哪些因素、復振的過程又是如何?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又有何啟示?這是本文擬探討的三個問題。

前言之後,第二節簡介希伯來語沒落與復振的歷史;第三節討論希伯來語復振的社會語言因素;第四節描述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第五節從微觀語言規劃分析希伯來語復振;第六節討論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的啟示;第七節為結論與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