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FW: 不公平的語言岐視 陳金花

不公平的語言岐視  陳金花

FW: 我們需要推動台語族群文化的專責機構 蔣為文

我們需要推動台語族群文化的專責機構

蔣為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公布一份《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呼籲世界各國要重視維護語言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台灣本土語文過去遭受獨尊華語的國語政策影響導致面臨很嚴重的失傳危機。幸好這幾年來中央政府陸續成立了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客家委員會,多少可以做一些搶救原住民族語與客語的工作。可惜,人口數佔75%左右的台語族群卻因缺乏政府資源而變成了「多數的弱勢者」。

有人說台語族群已經是多數,不是少數,所以不需設專責機構來推動。這樣有道理嗎?如果說現在的國民教育和傳播媒體有75%以上都使用台語,那麼我們絕對同意不用設專責機構。可惜,當今的教育與媒體仍然是華語壟斷,不是嗎?台語和客語、原住民族語一樣,就像被土匪砍傷倒臥在地的受害者一樣,如果不予急救,如何能恢復正常活力?

我們以2010年為例來看中央政府預算如何剝奪台語族群的預算資源。2010年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年度預算是72.5億,客家委員會是27億。其中,客家委員會編列來推動客語教育的預算是1.7億、補助客語傳播媒體是7億,總共8.7億。這些預算當中尚未包含教育部國語會編列的預算。而台語的預算呢?勉強要算,就只有國語會台語組那區區幾千萬的預算而已。相形之下,專責服務新移民的外配基金每年都還有3億元。就預算分配來看,台語族群連外籍配偶都還不如!

預算不足,連帶影響的是推廣業務的減少。譬如原住民族有專屬的原住民族電視台,客家族也有客家電視台,但卻沒有台語電視台。又,以本土語言認證為例,原住民族委員會早從2001年就開始辦理原住民族語考試。原住民學生升學考試原本憑血統可加25%分數,若通過考試者則可加到35%。客家委員會也從2006年開始每年定期辦理客語認證,通過考試的學生還有最高獎金一萬元可領。然而,台語認證業務原本預定2009年辦理,卻因中國國民黨於立法院刪除該年預算,導致延遲至2010年才能辦理。由於客語認證有獎金可領,台語認證卻沒經費可獎勵,導致報名台語認證的人數比客語認證還少。

除了預算分配不均,相關的法規也獨漏台語族群的權利。譬如,政府於2005年公布「原住民族基本法」,2010年公布「客家基本法」等以保障原住民族及客家族群。我們不僅不反對,甚至還支持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用法律層次及專責機構來保障他們的族語與文化。但我們不禁要問,台語呢?難道台語族群的語言文化不需受到保障與發揚嗎?

我們呼籲,基於公平正義原則,中央政府應比照原住民族及客家,成立台語電視台及台語委員會並盡速制定「語言平等及發展法」!如果馬政府不肯做,綠營的高雄市政府應率先比照原住民族及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市級台語事務委員會!(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FW: 閩南語認證考試部頒用字的商榷 蔣日盈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193607
閩南語認證考試部頒用字的商榷 蔣日盈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轉寄﹕ 一堂120 公里的英文課

轉寄﹕ 一堂120 公里的英文課


一個美國人,一群泰雅部落的小朋友,一東一西,原本湊不在一起。但丹尼爾繞了地球大半圈,千里迢迢從美國密西根州,走進了新竹尖石石磊國小。他在美國當了十年的工程師,現在交大攻讀電信博士,論資歷,大可到竹科晶圓廠當個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然而,他卻選擇一條別人不走的路。

三年前,丹尼爾聽說尖石鄉後山的石磊國小,缺少英語老師,便自告奮勇來這裡教英文。這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玩票混充。光是這條六十公里的山路,就令人喪氣,山高路遠,崎嶇凶險,曾有二位石磊國小的校長上班途中墜谷身亡。這麼危險的道路卻不曾阻退丹尼爾的決心。

過去三年來,他總在半夜騎著腳踏車,從鬧區的交通大學,一步一腳印,來到海拔一千七百公尺偏遠的泰雅部落。颳風、下雨,甚至罕見的下雪天,他都從不缺席。 只因這裡有一群泰雅族的小朋友,等他上一堂原汁原味的英文課。這條連汽車走來都費力的路,一個四十歲的外國人,連續三年無怨無悔走了兩千公 里。沒有金錢,沒有物質的回饋,在這條人跡罕至的道路上,丹尼爾到底在追求什麼?

凌晨三點十分,丹尼爾從交大研究生宿舍,推出腳踏車。一腳踩著踏板,用力一蹬,腳踏車往前滑動,像一艘獨木舟,悄悄沒入黑暗。這一天,二○○ 五年聖誕節剛過的隔天,寒流未退,凌晨氣溫只有十二度,全台灣還在溫暖被窩裡深眠,丹尼爾已踏上他的征途。

這麼深的夜,他要往哪裡去?

他要騎車一路到竹東、內灣,再到尖石,再進去,繼續往偏遠後山挺進,要到海拔一七○○公尺,一個叫做石磊國小的原住民部落,教英文。

騎腳踏車上山,每次得花約六小時翻山越嶺

這堂英文課專為全校五十三名從幼稚園到六年級的孩子而開,沒有漂亮的招牌,沒有冷氣教室,也不可能有專車接送;但這堂課,比這一切都還要昂貴、特別得多。因為這是一堂,用雙腳的力氣騎腳踏車,翻山越嶺來回一百二十公里的英文課。

三年前,丹尼爾一位在石磊國小教書的朋友,告訴他:「石磊國小招不到英文老師。」這句話聽在他的耳裡,產生奇妙的吸引力。在別人的需要上,他看到自己的責任。那時,他來台灣才一年,剛進交大電信工程研究所,是個靠獎學金過日子的窮學生,一無所有,但至少他這一口道地的英文,總是有點用處。

他自告奮勇,來這個偏遠的泰雅族部落教英文,而且一教就三年。丹尼爾說:「我從來沒有算過,這三年來,總共騎了多少公里。」他惟一念念不忘的是:絕對不能缺課。石磊國小校長廖經華回想,丹尼爾惟一一次沒準時到學校,就是 因為腳踏車在半路壞了,老師開車去接他,全校英文課還被迫延到隔天。

來台灣前,丹尼爾在美國做了將近十年的無線網路科技的工程師。以他的學歷、資歷,他大可穩穩當當做坐領高薪的科技新貴。然而,他選了一條別人不走的路。

在市區平地,丹尼爾騎車的速度相當快。時間還早,路燈打著孤寂的光,流星般劃過他橄欖球形的頭盔。半個小時之後,他便到了竹東,停了一會兒,在路邊吃兩個御飯糰,當今天的第一頓早餐,為接下來的山路補充能量。過了內灣轉向尖石大橋,道路陡升,越進山區,路燈越少,天空就越發明亮,滿天的 星星,像針扎似的一點一點在黑幕上透著亮。

一彎弦月像忠貞的守衛,他關掉車燈,黑暗裡眼前浮現一條白白的、蜿蜒的山路,間歇的呼吸、交雜鉸鏈和齒輪囓咬的聲音,丹尼爾,在月光下急急趕路。 這是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路。別說是深夜,就連白天,也少有人行,斷頭路還掛個公告 「因縣府經費有限,本路只能修築至此…… 」只有丹尼爾懂得如何在暗地裡辨識它們。

山路上的流浪狗,也認得丹尼爾。每回上山,他在早餐外,總會另外準備七、八顆茶葉蛋餵狗,這些狗原本又叫又咬的,後來吃了美食便「一試成主顧」般,遠遠看到 他,就搖著尾巴追隨他。他對無人憐愛的野狗,尚且如此,那對這群窩居在山上的泰雅孩子,他的熱情就更熾烈了。

一堂120 公里的英文課 (二 )

不畏山路凶險,享受「晨光」,獨自面對磨難

轉過錦屏大橋,有一段長達一、兩公里的爬坡路,這段窄谷像是一座山硬生生從上往下劈成兩半,道路沿河谷而攀升,對山望去是令人敬畏的岩壁。一路上,他總是抿著嘴,靜默無語,把長途騎車所需的耐力封存在體內。在黎明將臨 的時刻,這條路也逐漸甦醒過來,山勢漸漸明朗,幾棵楓樹,像燃燒自己似的,在絕 岩峭壁間放彩,丹尼爾無暇他顧,埋首苦幹的腳步,虔敬莊嚴有如修士的晨禱。

丹尼爾(Daniel Greenhoe)有個中文名字叫「葛晨光」,「葛」是他的姓,「晨光」 是他從字典裡找到的名字,「我很喜歡早起的感覺」他說。他早起不為享受,某個意義更近於受苦,他每踩下一步,身體某處就傳來一陣疼痛。 這趟路,總共要越過三個山頭,爬往標高一九一四公尺的李崠山那一段山路最難走。

尤其,九二一地震後,山脈骨肉分離,稍微下場大雨,就山崩路毀。最窄的道路,僅可容車,路基的一半,早已連同樹木滑落山谷底。每年一億元修補道路,仍是修了又 坍,坍了又修,從來沒有一個時刻好過。山路的凶險,沒有走過的人不會知道。石磊國小創校至今,已有二位校長在上班途中不幸墜落山谷身亡。

丹尼爾並不擔心這些,他的心落定在石磊那群小朋友。為了配合丹尼爾來上課的時間,全校六個年級的英文課,全都排在周一下午,外加上幼稚園,丹尼爾得一連上四節課。「我喜歡看他們,看到我來的那種 smile。」每次問丹尼爾為何冒險辛苦到石磊教英文,他總努力用中文這樣回答,「不能讓他們覺得失望。」

其實,丹尼爾不是每次都遇著好天氣,遇到雨天,因雨衣窒悶難受,乾脆任雨淋溼全身;春末、冬初兩季霧鎖森林,步步涉險,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到深谷裡去。 ○四年元旦,山區意外下起了雪,城裡人趕來這裡盡興,交通阻塞了一兩公里,丹尼爾邊騎邊繞過賞雪人,「人很多,路很滑,我騎得很久,不可思議,台灣也會下雪。」

春冬兩季雨急霧濃,每分每秒皆如與死神搏鬥現在,丹尼爾戴著帽子,高高站在踏板上,弓著背,賣力地踩踏板。他緩緩擦過我身邊時,只聽到他深重的喘息,呼哧呼哧,像一頭賣命往前衝的鬥牛。這整條山路,再也看不到第二輛腳踏車了,連車子都覺得吃力的山路,丹尼爾全靠自己的一雙腳。騎在危險的地方,或高速衝下陡坡時,丹尼爾便在心裡默默禱告:「請求上帝保護我,給我的身體、我的腳踏車、我的行人都得到幫助。」

早上九點半,丹尼爾越過玉峰村的第三座一千七百公尺山頭,終於到了學校,他邊喘氣,邊看自己的手錶,他為自己設定的電子馬錶顯示「5:46 」。丹尼爾上氣不接下氣說:「今天騎得不夠好,沒有進步。」

其實,以前他要花八個小時才能到學校,三年間練下來,已經大大進步了二個小時。每每他汗流浹背來到石磊,小朋友說:「天氣熱的時候,丹尼爾老師像剛從水裡爬上來的人。」冬天時,他的汗從內裡透出外衣,汗漬斑斑。 這一天,丹尼爾來到學校的時候,小朋友都在上課,小小的校區很安靜,惟一熱情迎 接丹尼爾來到的是一隻學校收養的流浪狗。

不明就裡的人總愛問丹尼爾:「你為什麼不騎摩托車,或搭便車到石磊呢?」丹尼爾總用中文很努力地說:「我喜歡騎車,正因為它不容易、很困難,所以fun,很有成就感。路如果是平的,就不好玩了,路如果壞掉,這樣騎起來才有意思,越有一種挑戰感覺。」這有限的字句裡,濃縮了丹尼爾的人生哲學。

丹尼爾的家鄉在美國五大湖區的密西根州,一個靠近黛比湖(Derby Lake)的小鎮,他的父母現在都退休了,爸爸是電腦程式工程師,母親是牙醫助理,家境只算小康。

「我爸非常有耐心,我媽心腸很軟,在美國看牙醫很貴,她常幫人清潔房子賺零用金,來幫助病患。」

大學畢業後四處遊歷,越落後的地方越愛去

他從密西根州立科技大學畢業後,遊歷過不少國家,他到過緬甸、柬埔寨、越南、菲律賓,也曾在非洲迦納待過二年,還染上瘧疾,差點喪命,但他卻深愛這些地方,朋友笑他說:「越落後的地方他越愛去。」 丹尼爾來台灣純屬偶然。二○○一年,他原任職的美國一家無線網路設備公司,因為台灣設有分公司,他的頂頭上司,知道丹尼爾對研究有興趣,便鼓勵他來交大進修,丹 尼爾通過申請就來了。 他的指導教授陳伯寧說:「丹尼爾就算在怪人很多的美國,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

有一年他代表交大電信系,去日本參加一場學術會議,看到高樓大廈底下很多流浪漢,就到超市買了萵苣和水果送給遊民吃,結果遊民收下水果,退回萵苣,因為沒辦法煮,丹尼爾只好帶回飯店自己吃。

陳老師說:「他做這些事情,找不到一絲勉強,全部都自然而不刻意。」

在學校,丹尼爾是一位安靜用功的學生,老師強調他「從不蹺課」,做事是實實在在,寫出的程式極為規律而漂亮。他攻讀博士,不為謀生,而是出於純粹理論的興趣。 陳老師知道丹尼爾這幾年老往石磊跑,他搖搖頭,既佩服又不解地說:「我再也沒見過一個四十歲的人,沒有房子、車子、沒有任何生涯規畫,卻一點也不擔心。」

正面看丹尼爾的臉,感覺很瘦長,下顎方正有力(可能是咬牙踩腳踏車練出來的)。他有一雙如同梵谷碧藍如青瓷的眼睛,褐色短髮,細細寒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丹尼爾當然不像梵谷這般瘋狂,在這個生產狂熱、消費狂熱的年代,他絕不是沒有熱情,只是把熱情投注到和賺錢完全無關的事。

騎到學校,丹尼爾不久就不見人影,原來在房間裡備課。校長說:「在這裡三年,他教書很認真,不會因為是自己的母語就隨便。」丹尼爾還自己製作教學圖案及教學卡片,掛在校園裡。

山區教育資源缺乏,自己動手製作教學工具

一般老師,願意來到這個窮困的泰雅山區的,原本就不多,而石磊這裡,路途遙遠,大半師生得天天住校,假日才能下山,能耐得住寂寞的老師,就更難得可敬了。但是丹尼爾來石磊已經三年了,這裡待最久的老師也只是三年,這幾年間校長也換了三任。

一位老外,卻意外成為石磊最資深的英文老師。他來之後,學校才慢慢補足了一位正規的英文老師,又爭取了一位替代役老師,聯手教英文。丹尼爾老是說,學校的英文老師很好,很優秀,他只是在「服侍最小的弟兄」,也就是扶持最弱小的人。山裡教育資源奇缺,文化刺激很少,再加上原住民的弱勢,這些泰雅族的後裔,面對的是複雜的未來世界。

問他希望帶給石磊小朋友什麼影響?丹尼爾回答說:「我希望他們覺得有人care(關心)他們,知道自己很重要、很重要,不要放棄。」在台灣社會都快遺忘這群人的時候,丹尼爾眼中,他們顯得無比珍貴,「我覺得原住民很重要,全世界的原住民都在消失中,我很寶貴有機會認識他們。」

丹尼爾尤其愛上幼稚園的課,這天他教的是「big」跟「small」的概念,要小朋友在 教室裡找一樣大的、一樣小的東西。連續上了四堂課,丹尼爾依舊興致勃勃,他赤腳在地上像青蛙一樣蹦跳,小朋友在寒冬裡,回報他歡悅的笑聲。

一堂120 公里的英文課 (三 )

Don't give up,一心燃起原住民小朋友求知欲

這一天,他還為五六年級講了個熊與貓捉魚的故事,他在白板寫著:「Don't give up」(不要放棄),熊與貓捉魚,最後是耐心等待的熊抓到了魚,而偷懶的貓卻放棄了。

他說:「你們Don't give up,就可以學好英文,不要放棄!」 石磊國小,全校六年級只有四十六名學生,其中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孩子,占了四分之一,又有大約七名輕度智障及閱讀障礙的孩子,老師上課耗費非常多心力。

丹尼爾上課時,有些孩子認真聽講,也有些孩子毫不在乎地打打鬧鬧。但丹尼爾始終耐著性子,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們「Don't give up」,直到全班整齊地用腳在地板打拍子,嘴裡高喊著:「 Don't give up」「Don't give up」「Don't give up 」直到它成為一首雄壯的歌曲。

丹尼爾說:「我知道台北有很多孩子,很會講英文,但這裡沒有這樣的(環境),即使他們學得不好,或上課吵鬧,我一點都不覺得frustrated(挫折)。」

有時候,他聽到小朋友的內心燃起一點求知的欲望,就覺得好高興,有的小朋友因為他們口中的「丹尼爾老師」,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許人生便產生很大的不同。

○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午,竹北國小禮堂飄揚著英文老歌(美麗的星期天)輕快旋律。石磊國小的兩位五年級小朋友賴雯慧、黃郁婷正以宏亮的高音唱著:Ha ha ha beautiful Sunday (啊!啊!啊!美麗的星期天),This is my my my beautiful day(這是我美好的一天),When you say say say say that you love me (當你說出你愛我的時候),Oh oh my my my it's a beautiful day(噢,天啊!真是美好的 一天) 宛如天籟歌聲,征服評審的心,賴雯慧、黃郁婷蟬聯全縣國小英語歌唱比賽冠軍。

丹尼爾意外地被請上台頒獎,而且頒給自己教過英文的賴雯慧、黃郁婷。他說:「這真是快樂的一天!」之前,她們兩位在石磊英文老師蘇婷玉及高文良主任的教導下,每天寫完作業,就到屋頂大聲練唱,唱到對面都聽得到為止。賴雯慧說:「丹尼爾老師教我們咬字、發音,我學到很多,他還給我信心。」

校長說,三年來,「我們也曾想過要送他什麼,但是他堅持什麼都不要,也許,他從我們的眼神中得到滿足。」

醫生警告不能再騎車,卻想騎到不能騎為止

這三年來,丹尼爾練就了一身修車的好功夫,到哪都隨身帶著補胎、打氣的工具。他的舊腳踏車,甚至因為不耐他長途跋涉,坐墊都磨成纖維狀,丹尼爾用膠布纏一纏,將就著騎。他說,這輛腳踏車不夠「厲害」,只騎一個月、往返山裡四次,輪軸就開始裂開。如果輪軸都因承受不住鉸鏈的力量而擰裂,那他的膝蓋又得承受多少力量? 新年來臨之後的幾天,丹尼爾因為膝蓋痛得受不了,去看醫生。醫生警告他:「不能再騎車!」因為山路不僅毀了他的車子,也壞了他的膝蓋。他膝蓋軟骨受了暗傷,已經嚴重磨損了。丹尼爾有點失望地說:「我不想停止,我不知以後能不能再騎,現在我只有禱告,我希望一直騎,騎到不能騎為止。」

我搭搭他的肩膀,觸摸到他瘦而寬大的肩胛骨,大量的運動,他的肩膀沒有一絲贅肉。逆光看他,消瘦而清(瞿)的臉,有一種遺憾的神情,「我只能繼續到石磊教英文,live my life……。」

他個子高,尋找答案似地仰頭看天,「我不曉得這要怎麼翻譯?」這句話其實不需要翻譯,丹尼爾已用行動翻譯出來了。

丹尼爾說:「以前我是工程師,每天只用電腦,電腦從不讓人失望,我一直都非常開心,但快樂都是在中間……,」他用手比了一個水平線,「來到這裡,小朋友會讓我非常高興,偶爾也會覺得失望。以前我害怕面對恐懼,現在我可以面對恐懼,不再怕沒有希望,這裡的小朋友已經教了我很多,如果沒有來石磊,我不會 grew up(長大), 來這裡,我grew up 很多。」

他這位原本國語不通的老外,來到英語不輪轉的原住民部落,相濡以沫,因為有心,這些山崩路毀的天險,都化為人間的祝福。

「我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丹尼爾瞇起藍眼睛微微笑出來

一如美國大詩人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t)名詩(The Road Not Taken )(沒有走的路)最後三句……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樹林裡有兩條岔路, 而我)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我走了人跡較少的那一條)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因此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樹林裡有兩條岔路, 而我走了人跡較少的那一條, 因此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這個世界, 因為有這般無私奉獻的大愛, 讓人們在絕處重新燃起勇氣, 相信生命還有別的可能, 即便身陷低潮, 都會相信, 會有力量走出!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摘要及前言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
張學謙

摘 要

很少有語言在失去活力之後,能夠重新得到生機。希伯來語是最廣為引述的語言復振成功的例子。其經驗常被誇張為「語言死而復生」的「奇蹟」,甚或是「絕無僅有」。在缺乏有系統的探索相關因素,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也常被神秘化或是簡單化。本文認為希伯來語復振可以從語言習得和微觀語言規劃的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本文分析希伯來語復振背後的相關因素,並探討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接著討論微觀語言政策在希伯來語復振過程扮演的角色,最後提出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的啟示。

關鍵詞:希伯來語、語言復振、民族主義、微觀語言規劃

一、前言
聖經的巴別塔故事說道,人類想跟上帝爭個高下,建立巴別塔,作為人定勝天的標記,卻引起上帝的不滿,將人類的語言弄亂,造成語言多樣。希伯來語復振之初,由各地返鄉的移民,帶來各種不同的語言,構成巴勒斯坦地區的語言多樣性,有如崩塌的巴別塔。

十九世紀中葉,當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的時候,各自說著原居地的猶太社區語言,形成各說各話的多語言現象(Bachi, 1977: 286;轉引自Cooper, 1989):東歐的猶太人講意第緒語,巴爾幹諸國和奧托曼帝國的猶太人講拉地諾語(猶太-西班牙混合語)和阿拉伯語,來自非洲和亞洲的猶太人則講猶太阿拉伯語。

一百三十年前,希伯來語是沈睡中的語言,沒有人以之為母語,也不在日常生活,作為口語溝通之用。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沈睡將近兩千年的希伯來語,這時被喚醒,進行語言復振(language revitalization),在短短的二十五年,成功的重建猶太民族的語言巴別塔。1897年錫安主義的創建者希歐多爾•赫茨爾(Theodore Herzl)還在第一屆錫安主義大會,質疑希伯來語作為日常語言的可行性,更別說是作為民族共通語,他問道:「我們當中有哪一位能用希伯來語買火車票?」不過,再過十多年,希伯來語就成為日常口語(vernacular),今日的以色列有超過五百萬人於日常生活,使用希伯來語(Berdichevskv, 2004)。

希伯來語復振成功,常被引為「語言復活」(language revival)的例子。Nahir(1984: 30)把語言(或口語)復活定義為:「嘗試把很少或沒有本族語人(native speakers)的語言,恢復為社區日常溝通工具。」Paulston et. al. (1993: 236)認為希伯來語是「唯一語言復活的真實例子。」此外,還有人形容希伯來語復振為「史無前例的社會語言現象」,甚至稱之為「奇蹟」(Nahir, 1988)。另外,Fishman(1991)使用「再本土話」(revernacularisation)強調希伯來語,從一個古典的文學神聖的語言轉變為日常口語使用。Spolsky (1991)則使用「復振」(revitalization)凸顯「延續力」(vitality)或是語言正常的世代傳承的重要。

台灣族群語言,除了華語外,都有流失的現象。1980年代中期,學者的調查就發現臺灣各族群都有母語移位至華語的現象,後續的研究也都顯示台灣族群語言流失,轉用華語的現象(張學謙,2011)。如何復振台灣母語使之重獲活力是目前台灣重大的社會語言議題。希伯來語復振二十五年就能夠完成,這對母語長期流失的台灣族群是很大的鼓舞。語言復振並非在真空中產生,到底,希伯來語復振涉及哪些因素、復振的過程又是如何?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又有何啟示?這是本文擬探討的三個問題。

前言之後,第二節簡介希伯來語沒落與復振的歷史;第三節討論希伯來語復振的社會語言因素;第四節描述希伯來語復振的過程;第五節從微觀語言規劃分析希伯來語復振;第六節討論希伯來語復振對台灣的啟示;第七節為結論與建議。

二、希伯來語復振簡史

二、希伯來語復振簡史

希伯來語屬於亞非語系(Afro-Asiatic language family)閃米特語族(Semitic languages),大概在西元前十四世紀開始作為口語使用(Zuckermann & Walsh, 2011)。希伯來語流失和猶太歷史有密切的關係。希伯來語的極盛時期是在大衛王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來王朝(西元前1006年),西元前587年,猶太人第一次失去國家,猶太人成為「巴比倫之囚」,到了西元第二世紀,不再作為口語使用,其中,132-5年的巴爾.科赫巴起義(Bar-Kokhba Revolt)失敗,可以作為希伯來語口語時代結束的象徵(Zuckermann & Walsh, 2011)。民族遷徙造成不同語言的接觸,猶太人不斷受到當地強勢語言的影響,先後使用過阿拉米語、希臘語和拉丁語(鐘志清,2010)。

十九世紀末,希伯來語復振運動展開之前,希伯來語已經沈睡近兩千年了。由於歷史的因素,希伯來語遭逢「由下而上的語言死亡」(bottom up death),也就是說,不再作為日常生活的口語溝通,但是仍用於儀式,正式場合,就像歐洲拉丁文、印度的梵文一般(Nettle & Romaine, 2000)。就此,說希伯來語是死而復生的例子,並不完全正確。如Cooper (1989: 12)指出,一種語言只要完全停止使用就已死亡,這條規律也適用於希伯來語。希伯來語的「復活」指的是,重新成為本地語,作為日常口語的溝通之用。

希伯來語在西元前一百年開始流失,到了西元兩百年已經失去活力(vitality),不再作為口語溝通之用。復振運動在1890年代展開,二十五年之間(1890-1914年)將希伯來語恢復為日常生活的語言(Nahir, 1998: 335),常被形容為,「奇蹟」。如表一所示,一開始是1881年「希伯來語復振之父」以本-耶胡達(ben Yehuda)回到耶路撒冷,1888至1890之間於農墾區開始以建立以希伯來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1906年第二批移民來到以色列,都市區域也開始設立希伯來語學校,1913年Ezra學校轉用希伯來語,希伯來語開始恢復活力(Spolsky, 1991)。

表一:伯來語復振大事記
階段 西元 事件
語言流失 西元前100年 雙語現象
200年 失去活力
復振運動 1881 本-耶胡達至以色列
1888-90 在農墾區開始以希伯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學校
流暢的使用 1906 第二次阿利亞,城市的希伯來語學校
並恢復活力 1913 Ezra學校轉用希伯來語
資料來源:Spolsky(1991:197)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7 結論與建議

希伯來語復振對挽救語言流失的啟示

七、結論與建議

猶太人復振希伯來語的經驗顯示,就算是已經沒有說話者的語言,還是能夠再口語化,成為日常生活用語,透過往下扎根,達成母語的世代傳承。這就回答了,語言復振是否可能的問題。就如同辛頓(Hinton, 2001)所指出的,語言復振雖然既困難又複雜,但是不管語言流失的程度為何,只要有心,積極從事復振工作,積少成多,仍能達成設定的目標。

希伯來語復振可說是重建崩塌的巴別塔。在現代強調語言文化多樣性的社會。猶太人藉以復振希伯來語的語言民族主義,或許應該從語言保存的觀點,轉化為建立各族群的語言巴別塔,而非單一巴別塔。

《聖經•使徒行傳》第二章所載聖靈降臨節提出多語言並存的可能。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突然間聖靈灌注在門徒身上,能說出別種語言。巴別塔造成彼此無法溝通的現象已經不見,而呈現多元語言使用,也就是說成為多種語言的使用者。巴別塔和五旬節這兩個與語言相關的故事,被Laponce(2006)拿來作為七大語言法則的前兩項。他提出的「巴別塔效應」(Babel effect)是指母語以地區單語的方式,在族群聚集地區可以安全無虞;「五旬節效應」(Pentecost effect)指的是,弱勢族群學會強勢語言,成為雙語人,合作型的「五旬節效應」能讓母語和第二語言並存;而競爭型的「五旬節效應」將導致學習第二語言、失去母語的結果(張學謙,2008)。

希伯來語復振雖然成功,卻也有值得反省的部份。希伯來語復振過分的追求單一語言的復振,卻犧牲其他猶太民族的語言。如同Spolsky (2001: 357)所指出的,「成功的RLS可能造成其他語言的死亡或滅絕。」希伯來語的成功,的確是以在地其他語言為代價(如阿拉伯語),超過40種的猶太移民語言,代價還包括把過去的多語現象的價值轉變成單語意識形態。Elana Shohamy(2008)質疑這樣做法的妥當性,她的調查顯示希伯來語規劃者,透過各種機制進行語言控制,將希伯來語作為所有領域的唯一語言;透過削減式的意識型態(subtractive ideology),希伯來語的推行以削減其他語言為代價;其他語言被視為是競爭者、入侵者、威脅、干擾、敵人,因此需要加以壓制。以上這段描述,和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推行的國語運動幾乎一模一樣,復振語言目的雖然高尚,但是不能未達目的不擇手段。

台灣族群語言復振運動應當追求添加式的語言政策(additive policy),確保族群語言權利的做法。在語言政策上,可以採取建立族群語言地盤的方式保存族語,即在族群群聚的地方,建立族語的巴別塔;語言與語言之間,採取合作型「五旬節效應」,讓母語和第二語言能夠並存。Laponce(2006)以比利時、魁北克和瑞士為合作型雙語現象的典範。這些地區的弱勢語言各自集中在自個的地盤,「通天塔效應」和「五旬節效應」取得平衡(張學謙,2008)。從微觀語言規劃可知,人人都可以是語言復振規劃者,特別是在家庭與社區,這些政府政策無法直通的地方,但是最能夠確保母語世代傳承的地方。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族語振興的好處多多!

Zuckermann & Walsh (2011: 117)提出語言振興的三項原則,前兩項是:「(一)如果你的語言瀕危,千萬不要讓它死亡;(二)如果你的語言快要死亡,要停止語言死亡(stop)、進行語言振興(revive)、讓語言存活(survive)。」爲什麽要關心族語流失?因為族語振興符合原住民族的物質以及精神利益,學者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觀點,歸納語言振興的好處,如下(轉引自Zuckermann & Walsh, 2011:113):(一)有助於社會和解;(二)文化觀光;(三)促進各種技術、知識和資源等能力的建構(Capacity building);(四)改善原住民族社區的健康狀況;(五)在語言復振過程中,有些原住民能從功能失調(dysfunctional)變成身心平衡、積極向上;(六)在社會利益方面,可以達成歷史正義,彌補社會不平等,讓那些失去傳統和人生意義的人,重新得到力量。語言振興好處多多。

While the results the endeavors we are proposing here have considerable value as a research enterprise, one can also consider them in terms of a cost-benefit analysis (Mühlhäusler and Damania 2004, Walsh 2008):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contributes to social reconciliation, cultural tourism (Clark and Kostanski 2005), capacity building, and improved community health for Indigenous peoples (Walsh forthcoming B).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revival, some Aboriginal people will go from being dysfunctional (cf. Sutton 2009) to well-balanced, positive people. The benefits to the wider community and to Australian society are immense.

Zuckermann, Ghil'ad and Walsh, Michael 2011. 'Stop, Revive, Survive: Lessons from the
Hebrew Revival Applicable to the Reclamation, Maintenance and Empowerment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1.1: 111-127.

FW:郭得列牧師+吳仁瑟小姐 奉上帝ê名結婚, 耶和華祝福滿滿!

郭得列牧師+吳仁瑟小姐 奉上帝ê名結婚, 耶和華祝福滿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v7vYVEjTrs&feature=youtu.be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希伯來語走出學校之外

希伯來語擴展到校外的使用,剛開始進度緩慢,1891年的畢業生,畢業後,沒多久就停止說希伯來語;不過,十年後情況大有進展,根據Spolsky(1991),希伯來語已經成為“兒童的語言”(children’s tongue),雖然還不是“兒童的母語”。希伯來語走出學校之外,首先,形成由兒童構成的“希伯來語島嶼” (Nahir, 1988)。兒童之間彼此說希伯來語,然後,透過兒童的語言使用,影響家庭成員,這和一般由成年人傳播母語給兒童的方向相反,透過學校教育進行的語言傳播,常反其道而行,由兒童影響成年人的語言使用。學生因而成為連接家庭和學校語言使用的橋樑(Nahir, 1988)。兒童學會希伯來語,將之帶回家庭使用,也激勵家庭成員使用希伯來語。有些媽媽就上夜校學習希伯來語,以便和小孩使用希伯來語交談,1905年有一則報導提到,一個兩歲大的幼童,把學到的希伯來語敎給父母(Spolsky 1991)。以色列人喜歡說希伯來語是唯一小孩教父母親的語言,這樣的主題常見於宣傳海報,圖二是一例 (Berichevskv, 2004)。


圖二:鼓勵家長跟自己的小孩學習希伯來語的海報
資料來源:Berichevskv (200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