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台灣語言教育政策規劃﹕從獨尊華語到華語附加

最近beh ti台東演講,對象是國小的教師,題目是: 台灣語言教育政策規劃﹕從獨尊華語到華語附加 這個主題進前是kah Dr. Mandy Scott合寫的,刊ti Scott, Mandy & Tiun Hak-khiam. 2007.“Mandarin-only to Mandarin-plus: Taiwan”. Language Policy. 6(1) : 53-72. 以下是簡報內容: 1. 目的 批判的檢視目前台灣語言政策和實踐的狀況,以福佬語(Holo)和客家語(Hakka)的學校教育為分析焦點。 2. 先前的台灣語言政策回顧 日本時代(1895-1945) 以及之後的國民黨政府KMT (1945-1987)皆採取高壓同化的語言政策,先後成功的推動日語和華語。 日語成為高階的官方語言,1945年之後國民黨時代,華語取代日語成為官方語言。 在政策的安排之下,本土語言淪為低階語言,不登大雅之堂。 日本和中國文化先後由官方積極的推動,台灣文化則受到忽視、醜化。 3. 當前的台灣語言政策﹕“華語附加”及多元文化主義 1987年解嚴之後的語言政策可視為對先前不當語言政策的反彈,嘗試糾正過去的錯誤。目前語言政策主要的面向為﹕ -承認本土語言為合法、有效的溝通和表達工具; -由“語言為問題”轉為“語言為權利”的政策取向 (cf Ruiz 1984). -承認保存和復興本土語言和文化的必要性﹕台灣本土語言有急劇流失,轉向華語的現象。2003年的調查顯示13歲至29歲之間的客家人,只有33.6%能說流利的客家話,十歲以下的客家人則只剩下11.6%能說流利的客家話(GIO 2005)。福佬話流失的情形比較不明顯。 -推動台灣化或本土化以平衡過去過於傾向中國化的語言政策。 -同化政策 邁向多元開放(陳美如 1998)及多元文化政策。 -容忍本土語言成為社會政治和解的方法(Erbaugh 1995)。 -“由下而上”及“由上而下”的政策發展和實施。 4. 學校的本土語言教學 學校再次的被視為推行語言政策的主要方法。自2001年開始,教育部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規定所有的小學都需要進行鄉土語言教育(Zhang 2002:110)。 4 a) 鄉土語言教育政策實施的進展 -2002年舉辦鄉土語言師資認證。 -引進母語師資培訓課程,課程時間很段(36-72小時)。 -教育部鼓勵大學設立台灣語言和文學系所,培育母語教師。 -母語由小學教師或支援教師負責教學,母語師資訓練不足。 -教學方法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國小母語教材採用教師自編或校外出版的教科書(Kang 1996:374). 5. 學校母語教育不足之處 5a) 本土語言在華語附加的政策下只有附屬的地位 -和華語相比,本土語言課程相當的少(一星期一節課),僅作為教學科目,而非教學語言。 -和英語相比,本土語言上課時數較少,也比較不受重視。 -本土語言無法像華語和英語一樣成為國中和高中的必修課。 -師資訓練時間不夠,只有36-72小時,國小英語教師則需兩年的培訓時間才能成為合格教師(Scott and Chen 2004)。 -母語教科書和教材常塑造本土文化“落伍”的形象,強化本土語言無法跟得上時代以及不適合嚴肅得話題或用於正式場合的刻板印象。 -客語和福佬語小學母語教科書使用漢字加上兩種注音系統﹕羅馬字和注音符號。由於缺乏書寫標準,同一語詞常會有不同漢字或注音形式。 5b) 單靠學校母語課程的局限 -單靠學校無法復興,也無法保存語言(Fishman 2001). -需要鼓勵學校和社區通力合作促進兒童的母語使用。 6. 一些值得參考的實踐模式 6a). 台灣母語日 高雄地區的幼稚園、小學、中學一周選擇一天作為母語日,學校鼓勵教職員當天盡量使用本土語言和學生交談、上課。這個政策由南社所倡導,最近教育部還將母語日推廣到全國幼稚園、國小和國中。 6b). 強化學校和社區的聯繫 台東的一間客語學校獎勵學童在客語商店使用客語。 使用行銷策略提升語言意識並建構學校、家庭和社區母語友善的環境(Tiun 2005)。 6c) 使用母語作為教學語言 陳美瑩(2005)在台南進行母語華語雙語教學成效良好。 6d) 國外的模式 紐西蘭的語言巢(Te Kohanga Reo)可以作為挽救母語的參考,透過建立母語幼稚園,提供學前的母語浸淫環境。 7. 未來發展的方向 7a) 語言地位規劃 1987年之後本土語言的地位有所提升,現在大多數人都把本土語言視為認同的標記,將之視為政治和解,並強調“語言為權利“的論述。不過,這樣仍不足以保存和復興語言。以下是我們對提升本土語言地位的建議﹕ -推廣本土語言作為教學語言; -請參考5c及 6c。 -將母語融入學校課程; -請參考施炳華(2004) ,張學謙 (2004) -增進本土語言的經濟價值 -如規定將地方語言能力作為政府部門工作的條件。 -提升本土語言教育價值的意識。母語的教育價值鮮為人知,關於雙語教育優點的相關研究需要廣泛的宣傳。 7b) 語文規劃的必要性 -由於台灣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導致客家話和福佬話欠缺學術和正式語體的詞彙。 -造成本土語言地位低落,使用受限於非正式、日常的領域,正式的情境則轉用華語。 7c) 福佬話和客家話需要標準化的書寫系統 -需要釐清書面語的地位 -客家話和福佬話發展的書面標準將作為獨立自主的書面語系統或只是學習詞彙的注音工具? -客家話和福佬話要是有標準化的文字,就能和華語並列,成為能在現代社會各方面使用的語言。 -書面語是語言標準化和精致化的基礎,書寫成文之後,就能成為學習的科目,也能成為高等教育傳授現代知識的教學媒介語。 (Chen 1999:205) 7d) 建構多族群、多語言的國家語言政策 -現行的華語附加政策並不是要由本土語言取代華語,也不是要阻礙英語等國際語言的學習。這個政策嘗試復興、保存和發展本土語言,讓本土語言能充分的參與多元文化台灣的建構。 -為了促進本土語言的振興,確保本土語言的永續生存,多語現象應當成為台灣認同的重要標記,多種語言也需要成為社會上和經濟上的資本。 8. 結論 -現行的華語附加政策,作為由上而下的語言政策,嘗試改正過去語言壓制的錯誤。 -雖然,整個政策能促進語言容忍也成功的消除語言歧視,對於挽救本土語言流失而言,幫助不大。 -在學校體系內和學校之外都有許多必需加強的地方。 參考書目 江文瑜。1996。〈由台北縣學生和老師 對母語教學之態度看母語教育之前景〉。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pp. 371-415,台北﹕前衛。 施炳華。2004。〈談台灣閩南語融入領域通整教學〉。《台灣語文研究》, 2﹕61-98。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 張學謙。2004。〈結合社區與學校的母語統整教學〉。《台灣語文研究》。2﹕171-192。 張學謙。2005。《結合社區與學校推展客語計劃》。客委會結案報告。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美瑩。2005。〈台灣的母語和國語雙語教育:選擇性浸濡雙向交融雙語教學〉。《教師之友》,46(4)﹕82-106 頁。 Chen Ping. (1999).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baugh, Mary S. (1995).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a medium for reconciliation within Greater China. Language in Society 24, 79-94 Fishman, Joshua A. (Ed) (2001). Can Threatened Languages be Saved?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Revisited: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GI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2005 Taiwan Yearbook http://www.gio.gov.tw/taiwan-website/5-gp/yearbook/ [accessed 7/2/2006] MOE (2000). Guomin Zhongxiaoxue Jiunian Yiguan kecheng Zanxing Gangyao: Yuwen Xuexi Lingyu Taipei. MOE. Ruiz, R. (1984). Orientation in Language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8, 2, 15-34. Scott, Mandy and Pi-fen Liu Chen. (2004) English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In Penny Lee and Hazita Azman (Eds), Global English and Primary Schools: Challenges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pp. 51-71). Melbourne, CAE Press. UNESCO. (1953). 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 (Monographs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8.) Paris: 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