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語文教育的盲點 自由時報2010/6/13
◎ 張學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13/today-o8.htm
報載馬英九總統「肯定台北縣長周錫瑋重視語文教育」,尤其是「增加」國中小國語文上課時數。而台北縣政府決定全面推動的「英語活化課程」,也是每周「增加」三堂英語課。兩者都是基於「投入學習時間」(time-on-task)的假設,認為只要增加學習的時數,就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單以英語為例,又稱為英語最大劑量假設(maximum exposure to English hypothesis)。問題是投入更多時間學習英語,英語是否就會更好?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顯示,英語學習的時間多寡和學生的成績,無法確定其中有正相關。事實上,國內英語教學專家所作的研究也顯示,過早、更多的英語學習,無法保證英語會更加進步。英語教學品質的提升才是重點。因此,教育部才提出「語言學習順序應為先母語、再國語、後英語」的原則。台北縣只重視英語教學時數的增加,忽略了教學品質的提升,顯然犯了頭痛醫腳的錯誤。
如果更多的投入學習時間不是英語教學良方的話,有什麼可以作為語言教學的基礎理論?相對於僅重視目標語的英語教學,雙語教育學者提出語言互助理論(the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要言之即是不同的語言之間有相輔相成的功效,語言教學應當重視母語所扮演的基礎角色。
雙語的研究發現,兒童的母語發展是預測第二語言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有著穩固母語基礎的兒童,比較能發展出學校語言的讀寫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在家裡說毛利語的紐西蘭原住民,其英語成績以及學業成績,優於在家裡說英語的原住民。母語的教育價值可見一斑。
基於兩種語言相互依賴的關係,以及語言學習轉移的功效,初級教育應當強化或是活化的,應當是兒童已經具有的母語基礎。很可惜,台北縣政府缺乏國際雙語教育的觀點,選擇一個與兒童語言社會化無關、又缺乏在地社區語言實踐的外語作為語言教育活化的對象。沒有在地根源的語種,如何能定根、發展、活化呢?台北縣政府如果有心活化語言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兒童近用國語和母語的環境,讓在地的多種語言能在校園裡,彼此滋養、相輔相成,將學校打造成多語言的美麗花園。
(作者為台東大學華語系副教授)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