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國語還是多語平等?
張學謙
最近黃光國國策顧問主張將國中小教科書能力指標用語由「華語文」改稱為「國語文」,理由是「華語文」有去中國化的意涵,「國語」才是維繫文化中國的正統。黃教授和國民黨一樣,向來反對台灣語言政策的多元化發展,死守著過時的中國民族主義,認為台灣語言政策有『去中國化』的意識型態色彩。把「華語文」改稱為「國語文」只是恢復獨尊國語的中國化語言政策的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就是取消『母語教育』。
在台灣,國語這個詞有不同的指涉。學者爲了方便起見,就把日語稱為國語1,而北京話則為國語2,民進黨執政時期在教育部通過的『語言平等法』,將台灣各族群語言定為國家語言,可以說是國語3。百年來,台灣的兩次國語經驗(國語1和2)都是語言同化(linguistic assimilation)的產物,獨尊國語、壓制本土語言,造成本土語言面臨絕種的危機。國語3則邁向語言多元論(linguistic pluralism)承認族群語言平等以及語言權利。民進黨執政時期,國語推行委員會的英語名稱也由過去的Mandarin Promotion Council變成The National Languages Committee, 象徵台灣由單一國語轉變為多種國語。
2003年國語推行委員會通過『語言平等法』,語言平等法草案明訂並保障十四種國家語言的語言權利,『強調語言平等、語言支持、以及語言交流,特別是少數族群語言在公共領域的接近權,譬如國家必須提供媒體的支持、公務人員的語言能力、以及母語受教權。』不過,該法案因為國民黨的反對未能完成立法程序。不用多久,國民黨應該就會把國語推行委員會的英語名稱改為單數。母語殺手又回來了。
國民黨的語言民族主義並不符合中國文化的傳統,所謂的文化中國的說法不過是美化語言歧視的修辭。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差別,早在西周末年(約公元前7世紀),伯陽父就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他認為西周將滅亡的原因是周王“去和而取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多元文化的理想,比如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些“和而不同”的傳統主張和國民黨獨尊國語、歧視本土語言的語言歧視主義格格不入。
國民黨除了不瞭解文化中國,對於語言人權的世界潮流也渾然無知。由於語言人權遭受踐踏,世界各地的弱勢族群語言,常面臨滅絕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弱勢族群常透過爭取『語言人權』(language rights),以糾正語言歧視主義所產生的『語言冤屈』(language wrongs)。賦予各族群語言國家語言地位,將有助於提升弱勢族群的語言活力,促進語言保存。官方地位提供語言制度性的支持,能確保語言使用的權利,對弱勢語言保存,極為重要。
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有不止一種官方或半官方地位的語言。譬如說1987年紐西蘭的毛利語成為紐西蘭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他們的人口只佔紐西蘭人口的10%,40幾萬人。瑞典人佔芬蘭總人口7%,卻和芬蘭語一樣同為國家語言,瑞典人可以母語接受自幼稚園到大學的教育。這些少數族群都能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台灣的客家話、原住民語、福佬話為什麼無法獲得官方語言地位,成為國語?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FW:在地的彩虹 ◎ 蘇嘉全
在地的彩虹
◎ 蘇嘉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9/today-o4.htm
今天首度拜訪在網路超紅的「彩虹眷村」,映入眼簾的亮麗色彩讓我為之驚嘆,更欽佩黃老先生無師自通、獨自一人的創作力量完成該眷村的彩繪工程,讓老舊眷村煥然一新,成為大台中的七彩糖果屋。
同時,數千位網友自發推動保存彩虹眷村的運動,標誌著台灣社會正重新審視都市更新和現地保存文化藝術的矛盾,不僅如此,更深層的意義是台灣社會正積極尋找令人感動的在地元素。而我,就在驚嘆彩虹眷村的美麗之際,看到讓人動容的在地元素。
一個偉大的城市,必須兼容調和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的衝突矛盾。都市發展是一個城市持續擴張的必然結果,卻經常如推土機一般地摧毀暨存文化,彩虹眷村是個在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的公共藝術,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凸顯發展與保存的兩難。其實,開發和保存兩者並不全然衝突,兩者都兼具社會價值和金錢利益,關鍵在於我們是用什麼角度看待和處理衝突。
城市可以不斷追求國際化,走向全世界。的確,全球知名城市都順應著國際化的浪潮,這是所有城市都不能缺少的。然而,所有的偉大城市不僅要國際化,更要調和所謂的國際化和在地化(全球在地化),這就是城市不斷地只追求國際化的盲點:忘記令人感動的在地元素。
我認為大台中是個喜愛藝術文化的都會,建議所有市民們都能前來彩虹眷村一探究竟,一同體會令人讚嘆的美麗彩繪。當全體市民領略現地保存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必然能發揮集體智慧,朝向重劃發展和保存現地兩者兼容的規劃方向,讓彩虹眷村成為另一個大台中市的重要地標,讓全世界都知道大台中有著讓人感動的在地元素。
(作者為大台中市長參選人)
◎ 蘇嘉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9/today-o4.htm
今天首度拜訪在網路超紅的「彩虹眷村」,映入眼簾的亮麗色彩讓我為之驚嘆,更欽佩黃老先生無師自通、獨自一人的創作力量完成該眷村的彩繪工程,讓老舊眷村煥然一新,成為大台中的七彩糖果屋。
同時,數千位網友自發推動保存彩虹眷村的運動,標誌著台灣社會正重新審視都市更新和現地保存文化藝術的矛盾,不僅如此,更深層的意義是台灣社會正積極尋找令人感動的在地元素。而我,就在驚嘆彩虹眷村的美麗之際,看到讓人動容的在地元素。
一個偉大的城市,必須兼容調和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的衝突矛盾。都市發展是一個城市持續擴張的必然結果,卻經常如推土機一般地摧毀暨存文化,彩虹眷村是個在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的公共藝術,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凸顯發展與保存的兩難。其實,開發和保存兩者並不全然衝突,兩者都兼具社會價值和金錢利益,關鍵在於我們是用什麼角度看待和處理衝突。
城市可以不斷追求國際化,走向全世界。的確,全球知名城市都順應著國際化的浪潮,這是所有城市都不能缺少的。然而,所有的偉大城市不僅要國際化,更要調和所謂的國際化和在地化(全球在地化),這就是城市不斷地只追求國際化的盲點:忘記令人感動的在地元素。
我認為大台中是個喜愛藝術文化的都會,建議所有市民們都能前來彩虹眷村一探究竟,一同體會令人讚嘆的美麗彩繪。當全體市民領略現地保存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必然能發揮集體智慧,朝向重劃發展和保存現地兩者兼容的規劃方向,讓彩虹眷村成為另一個大台中市的重要地標,讓全世界都知道大台中有著讓人感動的在地元素。
(作者為大台中市長參選人)
本「國語」 外「國語」
本「國語」 外「國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9/today-o1.htm
◎ 張學謙
最近有人主張將「華語文」改稱為「國語文」,理由是「華語文」有去中國化的意涵,「國語」才是維繫文化中國的正統。
在台灣,國語這個詞有不同的指涉。學者為了方便起見,就把日語稱為國語一,而北京話則為國語二,民進黨執政時期在教育部通過的「語言平等法」,將台灣各族群語言定為國家語言,可以說是國語三。百年來,台灣的兩次國語經驗(國語一和二)都是語言同化的產物,造成本土語言面臨絕種的危機。國語三則邁向語言多元論承認族群語言平等以及語言權利。
二○○三年國語推行委員會通過「語言平等法草案」,保障十四種國家語言的語言權利,因為國民黨的反對未能完成立法程序。
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有不止一種官方或半官方地位的語言。譬如說一九八七年紐西蘭的毛利語成為紐西蘭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他們的人口只占紐西蘭人口的十%,四十幾萬人。瑞典人占芬蘭總人口七%,卻和芬蘭語一樣同為國家語言,瑞典人可以母語接受自幼稚園到大學的教育。這些少數族群都能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台灣的客家話、原住民語、福佬話為什麼無法獲得官方語言地位,成為國語? (作者為台東大學華語系副教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9/today-o1.htm
◎ 張學謙
最近有人主張將「華語文」改稱為「國語文」,理由是「華語文」有去中國化的意涵,「國語」才是維繫文化中國的正統。
在台灣,國語這個詞有不同的指涉。學者為了方便起見,就把日語稱為國語一,而北京話則為國語二,民進黨執政時期在教育部通過的「語言平等法」,將台灣各族群語言定為國家語言,可以說是國語三。百年來,台灣的兩次國語經驗(國語一和二)都是語言同化的產物,造成本土語言面臨絕種的危機。國語三則邁向語言多元論承認族群語言平等以及語言權利。
二○○三年國語推行委員會通過「語言平等法草案」,保障十四種國家語言的語言權利,因為國民黨的反對未能完成立法程序。
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有不止一種官方或半官方地位的語言。譬如說一九八七年紐西蘭的毛利語成為紐西蘭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他們的人口只占紐西蘭人口的十%,四十幾萬人。瑞典人占芬蘭總人口七%,卻和芬蘭語一樣同為國家語言,瑞典人可以母語接受自幼稚園到大學的教育。這些少數族群都能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台灣的客家話、原住民語、福佬話為什麼無法獲得官方語言地位,成為國語? (作者為台東大學華語系副教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