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1 島內外台語文教育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2008。《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國史館。

張學謙
1.0 島內台語文教育
中國國民黨過去在台灣推行以語言同化為目的的語言政策。嘗試消滅台灣各族群語言,以達成將台灣人同化為中國人的目的。獨尊華語、壓制本土語言,造成本土語言嚴重的流失,學校的語言教育是“學習國語,忘記母語”的過程,語言學習結果是削減式的。族群語言住院生病的比喻成為流行的說法,福佬話和客家話分別在‘掛號’以及被送到‘急診室’,而族語流失嚴重的原住民族語言,則被說成‘住在加護病房’。
台語文教育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挽救母語流失。母語教育、母語讀寫是挽救母語流失的重要方法,欠缺母語教育常導致母語流失。為了建立各族群語言身存的支援系統,母語的學校教育很自然的就成為母語運動的主要訴求。台灣的族群母語運動成功的將台灣的語言政策從過去將族群語言視為問題的政策取向,改變為將族群語言視為‘權利’以及‘資源’。母語作為基本人權的普世價值以及母語為重要的資源的觀念,成為支撐母語教育的理論基礎。
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本文將分別介紹台語文教育的地位規畫、文字規畫及學習規畫,希望提供一個台語文教育的鳥瞰式圖像。
1.1 台語文地位規畫
1987年解嚴後,在母語運動的催生下,母語教育的實施慢慢的成為事實。1989年尤清當選第一位民進黨籍之台北縣長,母語教學列為施政重點。台北市金華國小於1990年9月成立閩南語班。宜蘭縣政府自1991年2月起在各國小、國中全面實施母語教育。1992年立委葉菊蘭等18人為『母語條款』提案,立法院通過兒童福利法,其中第七條第十一款規定『兒童之母語及母語文化教育事項』,宣示母語教育為國家之責任。1990年代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大多實施母語教育,國民黨執政的縣市則持觀望的態度,很少有實施母語教育的例子。
教育部自1996年開始將母語教育納入中小學正式課程。在國小新課程標準中,三到六年級每周有一節鄉土教學活動。鄉土教育內涵包括鄉土歷史、地理、文化、藝術、語言。鄉土語言每周只分配到8分鐘的時間!教育部又再三強調,推行母語“以不妨礙國語推行為原則。”很明顯的教育部當局並不承認母語的教育價值,只是迫於情勢應付了事。
2001年『九年一貫』實施後,才將國小的母語教學提升到一週一節的必選課,國中則為選修課。母語教育的實施受到一般民眾的支持。瞿海源等著的《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2004》曾報告一般民眾對學校母語教育的看法,結果發現有六成五的民眾支持學校的母語教育,其中客家人最支持,高達74%,Holo人贊成的比率為64%,外省人贊成的比率為45%。
母語作為學科的定位,雖然能提升母語的象徵地位,還不足以復振母語。母語教學主要的重點是口語的說唱,讀寫則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取得的進展是從過去獨尊國語變成國語附加母語。
學者普遍認為現行的母語教育不足以復興母語。曹逢甫認為少量的母語教學對於嚴重流失的母語,起不了什麼作用,建議「要從根救起,自幼稚園開始實施雙語(母語-國語)教育。」鄭良偉更早在1970年代就主張實行雙語教育,希望下一代有機會了解、使用社區內自己以及別人的語言。未來發展的方向應當是從母語為資源及權利的觀點,規劃並實施雙語教育。
1.2 台語語文規劃
台語語文規劃是爭議不斷的議題。主要的議題包括﹕漢字應該如何處理規劃、拼音字應該採用何種形式及漢字與拼音字如何配合的問題。
台灣雖然有悠久的多文字傳統,但是過去五十幾年的漢字單文字政策造成獨尊漢字的社會心態。不過單用漢字書寫台語並不容易。除了漢字原有的難學、難寫、難用的問題之外,台語漢字還加上標準化和文字化的問題。使用漢字書寫台語常碰到無字可寫的情形,有時候就算勉強寫出漢字,卻又因為漢字選用及造字的原則太多又沒有共識而產生標準化的問題。
除了少數例外,目前的台語國小教科書大多把羅馬字當做漢字的注音,而非文字。硬要以漢字書寫的結果,就是給人“國小閩南語教材、怪字一籮筐”的感覺。隨意的翻閱國小一年級的台語教科書,就可以發現台語漢字在教育應用上的限制,一些台語常用的語詞,硬要以漢字書寫,就會衍生出許多不適合低年級學習的漢字,例如:汝、兮、喙、臆、兜、儂、乜。目前教育部打算提供常用台語詞的漢字建議用字表,是否能有效的解決漢字文字化和標準化的問題,還有待觀察。
由於單用漢字困難重重,台語文書寫逐漸演化出漢字羅馬字混合使用的漢羅文。同一段話混合使用用漢字和羅馬字是目前社會上台語文書寫的主要形式。不這種混合式的漢羅文,國小教科書很少採用。國小台語教科書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漢羅文,可以稱為并列式的漢羅文,在課文中同時使用三種書寫系統,漢字置中分開羅馬字和注音符號。這樣分開陳列除了有替漢字注音的用意,也呈現文字的位階,漢字被視為正式文字,羅馬字和注音符號則為輔助的注音工具。
不管是混合式或是并列式的漢羅文都打破「漢字萬能」的神話。混合式漢羅文的支持者認為應當以羅馬字取代漢字不易書寫的部分,這種做法類似日文和韓文的文字書寫方式。鄭良偉(1990)指出漢羅有以下的優點:1)漢字及羅馬字之間的選擇很有彈性;2)可以避免漢字書面語的困難;3)解決台語漢字書面語的特殊困難;4)漢字及羅馬字本身的優點可以保留;5)照顧現代及將來的文化交流;6)培養訓練不同的認知能力。反對者則認為漢字和羅馬字形體不一,混合使用不雅觀,建議以漢字式的拼音字取代羅馬字。
羅馬字比起漢字更容易將台語詞書寫成文,不過,台語羅馬字本身的標準化並不順利。主要是教育部的版本一直和民間的傳統羅馬字(白話字、教會羅馬字)抵觸,無法取得共識。台語有歷史悠久的羅馬字傳統。王育德相當肯定教會羅馬字的社會性,他認為“有效標寫台灣話的正字法,目前只有教會羅馬字一種”;並且“覺得教會羅馬字的力量在台灣已經牢不可破了”。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白話字和TLPA妥協後的羅馬字版本,稱為「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由於語文使用的社會性,由上而下的法令規範對台灣社會的台語文書寫的影響力,還有待觀察。不過,在教育領域上,透過教材審查、教師培訓以及推廣活動等方式,教育部應當可以發揮相當的影響力。
1.3 台語文學習規劃
台語文的學習規劃和台語的地位規劃息息相關。本土語言在語言教育上是附屬於華語之下的點綴性學科。由於地位不高,在學習規劃上不管師資訓練、經費分配或是教學資源都有待加強。
一星期一節課對於台語文的學習顯然不夠。雖然統整教學是九年一貫的主要精神,不過學校的母語教學卻很少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既沒有作為教學用語,也非教學主題。母語學習內容偏向日常會話及民間文學;母語的知識化、現代化的面向則很少觸及。
台語文學習規劃的文字學習,不管漢字或羅馬字的教學都因為語文規劃及實施缺乏效率,造成效果有限。由於長久以來推行注音符號排斥羅馬拼音的關係,台灣的羅馬字教育很失敗,被戲稱為「羅馬拼音文盲之島」。張學謙(2003)的羅馬字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應該教羅馬字,也願意學習羅馬字,但是教育當局推廣不夠,將近70﹪的受訪者認為教育當局沒有認真地去推展羅馬字,只有5﹪認為當局有在努力推展。
目前推展羅馬字的工作很慢,主要是母語教學時數有限,一個星期只有一節課,學生讀寫母語的時間太少。許多老師由於本身台語文能力的限制,重視口語能力而非讀寫能力。不少教師的羅馬字能力有限,本身可能就是羅馬字文盲,當然無法進行羅馬字教學。
另外,母語師資還缺乏正式的培育管道,母語教師只要透過母語檢核加上參加相關的研習課程即可擔任母語教學工作,和其他語文教師需要接受的專門教育和教育實習,有很大的差異。
母語教育在學習規劃上還有太晚實施的缺憾。目前台灣母語流失已經提早到幼兒階段,許多原本會說母語的小孩,一上幼稚園,沒有多久就轉向使用華語。為了保存母語,應當加強幼兒學前的母語教育,仿效紐西蘭毛利人成立「原住民語言巢」、「客家語言巢」、「Ho-lo語言巢」。
小學的母語學習規劃則需要考慮將母語作為教學語言。教師上課可以直接使用母語做為教學語言,以突破目前母語教學時數不夠的限制。使用母語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又可以促進母語的保存與發展。陳美瑩與康紹榮(2000)曾以Ho-lo台語進行實驗教學,結果顯示以母語作為教學語言不但可行,同時又有重要的教育效果。
教育當局一定要積極推動台灣語言教育的本土化,才能挽救本土語言流失。台灣語言本土化就是母語優先,在教育上以族群母語為啟蒙識字教育的語言,不但作為學科學習,也應當作為教學媒介語。政府需從母語為資源及權利的觀點,盡早規劃並實施雙語教育,脫離『國語至上』的語言教育政策,將「削減式」的語言教育,轉化為「增益式」的語言教育,促進本土語言的生存與發展。學校母語教育雖然有助於母語保存,然而,只靠學校的母語教育並無法挽救母語流失,還需要注意家庭和社區的母語傳承。政府除了應當積極的提升母語教育的地位,將母語作為教學語言,實施雙語教育,也應當重視家庭、社區母語環境的打造,積極鼓勵家長跟小孩說母語,在社區推行各式各樣的母語活動。
《延伸閱讀》
王育德。1993。《台語講座》。黃國彥(譯)。自立。
張學謙。2003。《行向多文字ê台語文:文字態度kap政策論文集》。睿煜出版社。
曹逢甫。1995。〈維護本土語言文化的芻議-一個社會語言學觀點〉施玉惠等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文學院,頁159-176。
陳美瑩、康紹榮。2000。〈台灣的母語和國語雙語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2000年6月15-17日。415-440。
鄭良偉。1973。〈論雙語式語言統一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需要語言計劃〉。《大學雜誌》。68期,42-47。
鄭良偉。1989。《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語文》台北:自立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